有些事情做了,还想再做一次(一)。

三月中旬特地请了两周的假期,出门转了几个地方。这回来一晃都个把月了,心里总惦记着这补日志的事。其实旅游什么的,是最好写在日志上的了。按时间顺序摆一摆,贴几张照片,附几句解说,再来个总结,一篇游记就算是写好了。

第一站:西安。西安对杭州而言,应该算是远门了吧(在全国范围内)。这算是弥补了去年未完成的年度计划之一。在飞机上看西安的时候,就对西安没什么感觉。因为天气不好,云太厚,雾太大,压根看不到。从咸阳坐大巴到市区的路上,还暂时看不到阳春三月的景象。要么是一片片黄土,要么就是还没吐出嫩叶的树枝,哦,还有各种被灰尘附着的建筑物。到了市区后,从人口数量上比,和杭州没啥区别。可是从着装上比,夸张点说就像是16级灰度和32位真彩色的差别。对此我只能说,勤劳的古都人们太务实了。

到西安后,第一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其次是吃。住的价格与杭州再一比,再夸张点说,那就像抄文字的小明和打篮球的小明的差别了。其实我还没有富裕到觉得抄文字的小明价位很低的那种程度,瞎侃呗。

说到吃啊,那真是太合我意了。不管是正餐、还是快餐,或者火锅,亦或烧烤、还有肉夹馍,都让我流连忘返,顾此失彼。在西安,要是只说肉夹馍,那就太掉份了,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只能说是夹馍,因为既然是馍,就可以夹很多玩意啊,谁说非得是肉了?西安外国语学院正门前的那家里脊夹馍就相当好吃。我在旁边的速7买丝袜奶茶时,看着几个小学生在摊前流着哈喇子朝着老板娘挥舞着脸色发绿的毛太公,我的心里开始发痒了,可是我在买到奶茶后,毅然扭头就走了。为啥?因为我要去师大对面吃鱼酷了,“高档餐厅”恐怕会嫌弃吃里脊夹馍的人吧?所以我只好在后来去师大学生食堂的路上顺手买了他家的馍。一个馍下肚,饿得发昏的人顿时就清醒了,连davidx请的那餐李记搅团是什么滋味,我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那丝滑般的入嘴口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啊。走在西安的路上,看着满街的小吃,再想想杭州,得出这么个结论:服装店之于杭州正如小吃店之于西安。服装带来的附加值对我而言,是不如可口的小吃让人心满意足的。

俗话说得好啊,饱暖思那个啥。吃饱之后,该出去玩了。某90后同学说想去城墙上骑单车,结果在双人车后座上被吓得哇哇大叫。到西安去玩的人,都会被推荐到一个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说实话,去之前,我还都觉得去了是给这些给我建议的人的面子,去了之后才知道,是他们给我面子,才推荐我去陕博。先不说往远古人那头说了,光是秦、汉、隋唐这几个在中国历史上霸占了好些年,并且说出去都是中国面子的朝代,就能让人大开眼界,大长见识。秦代的兵马俑是见多不怪了,汉朝的丝绸之路,各种出土的小泥人儿,小家什儿的,那真是没完没了,唐朝的皇城布局之工整,真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拿现代西安城建来对比了,这次对比拿啥来做比喻呢?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是天真的是圆的,那么长安城就真是方的。让我不解的是,西安方面怎会好意思拿现代的城市地区图与唐代的长安地区图做对比,并且还是半透明的覆盖对比,我再小小地对现代西安吐个槽。还有一众唐三彩的盆盆罐罐以及仕女像,特别是仕女像,让90后同学发自内心的羡慕啊。总而言之,唐代那里的宣传片让人看得真是心潮澎湃,如有波涛汹涌啊,真让人有一种想穿越回去的冲动。我就不解了,最近国内的穿越剧怎么净往雍正那窜,大唐多美好啊,还是正统的汉人天下,穿过去当个武则天啥的,总比争着给人家当妃子要强吧?

参观完陕博,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继续参观了大唐芙蓉园。看了场据说是全亚洲最大的3D水幕电影《孙悟空大战007》(真名我忘了,胡诌一个)。电影看完也没啥感觉,到是那紫云阁,让我真的有种在玩仙剑,突然来到了蜀山的感觉(我知道,仙剑的时间和地点都与唐朝无关),唐朝建筑真的很霸气,不是张扬,是让人敬畏的霸气。虽然不能亲返唐朝,但身为李姓人,我总算是没有太遗憾。

在西安住了一周,总体感觉是:其貌不扬,但很内涵,很有味道,像我。特别是翠华路上的赵家烤肉坊

组图: 继续阅读“有些事情做了,还想再做一次(一)。”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你还在等什么呢?

虽然公历2012已经来到,但对于我等天朝屁民而言,过了今晚,才算是迎来正统的世界末日之年。

赶在末日前的最后几个小时,对照去年的年度计划,制订的挺多,实现的没多少。书是看了几本,但身体锻炼方面,没有新爬的山,没有打过羽毛球,远门旅游都推迟到明年阳春三月了。不过虽然计划内的事情没完成多少,但计划外的事——求偶,却在不经意间很自然地完成了。她开朗、幽默、乐观、大方;与我兴趣相投;第一眼看到就会喜欢;有点小肉,还有各种我喜欢的的小优点。

今年就不制定计划了,把去年还没完成的实现就OK了。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你就得抓紧时间做了。

谢谢五月天,谢谢《第二人生》。

有关梦想的事

最近两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问题:“什么时候去找个地方支教呢?去什么地方呢?呆多久呢?”。回到家后,躺在椅子上仔细地思考了好一会,想写点什么东西下来。

有时候,会从网络上浏览到一些好的贴子。像旅行、户外、探险、爱心援助等,让人一看就能立即产生心旷神怡的向往。于是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那些主角们一样,可以浪迹天涯、跋山涉水、舍生入死、仗义疏财。但浏览完毕,联想到实际的种种,便告诫自己:“醒醒,这只是你的梦想,你的生活就是工作,赚钱,成家,立业,生子,养子,直到最后老死(当然,在本朝,老死不一定是唯一的死法)”。是啊,我孑然一身,事业未有,尚未娶妻,更无生子,百事待兴,不应有其它想法才是。在多数人(仅为个人推测,至少我曾经也如此想过)眼中看来,要想有个舒适、自在的生活,工作赚钱才是第一,成家立业才是王道,当家事已定,事业有成,这时再去实现其它理想和目标,才不显得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在以前,我一直都觉得面包总是会有的,我想要做的事情也总会实现的。但当我越往将来想,我心里便越不安。把如果现在有能力实现它,何必要去透支将来的时间呢,并且将来是那么的捉摸不定。往事物发展好的一面想,我可能在工作若干年后,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发达了。可以去世界上任何想去的地方,可以做世界上任何好玩的事情。可是在那个时候,我不一定还有一颗像现在一样充满着渴望与激情的心。更加可能的现实是,随时间的逝去,澎湃的心如同温水煮青蛙般被现实生活慢慢蒸干,渴望和激情逐渐被遗憾和后悔趁虚而入。往事物发展不好的一面想,我可能还来不及实现梦想,就因为各种人祸天灾,连拥有遗憾和后悔的感觉都没有了。退一步,往事物发展正常的一面想。一生可能就被找对象,结婚,买房、还房贷、养小孩等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正常历程所充满。而这段历程,都不是目前的梦想所能滋生的土壤。

我现在已经发现有很多事情当初没有去做,错过了那段光阴,就只剩下后悔了。所以我不希望在若干年后,当我看着年轻的人们在实现他们梦想的时候,心头会涌上一股带着后悔的醋意;听着他们讲述实现梦想的故事,我只能喃喃地说:“啊,我原来也想……,可是……,只好……”这般纯属怨念的话语。我知道梦想众多,不能全都实现。所以只想能在以后少一些遗憾和后悔;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同他们一起交流,讲述自己年轻时候为实现类似的梦想所遇到的可爱人物和经历过的有趣故事。

好像从小时候到长大,我一直都有个习惯:如果我有一些糖果或是其它吃的,我会把好吃的留到最后。可是我现在想到:为什么不把喜欢的先吃了呢?我那么喜欢它,为什么要先经历那些没它好吃的,最后才细细品尝它呢?是所谓苦尽甘来么?如果我先吃喜欢的,再吃不喜欢的,可能最后不一定会将那些不喜欢的吃完(这有点类似于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的意思吧)。换个情境:假定人的一生,只允许一次好的事情发生,那么在少年、青年、中老年三者中,我们会怎么选择呢?至少我会选择青年,因为少年时也许还不能体会好的事情,而中老年时,可能已经没有像青年时的激情来享受好的事情了。

人生短暂,及时行乐。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趁着还年轻,趁着牵挂不多,趁着还有自由,趁着还有激情,一股作气,将那些美丽的梦想一一实现吧!

——立此存照,待到明年,必定践行!

六月的雨,七月的事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做人方面,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我不喜欢一种人,不喜欢Ta的思想、行为,不管拥有这种思想,或是实施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多大利益、拥有多少好处,那么我宁可放弃这些利益和好处,以免变成我所不喜欢的人。连自己都无法做到的,更加没资格要求别人做到了。这个理解正好与我所喜欢的一首歌词不谋而合:“就算会有一天,没人与我合唱。至少在我的心中,还有个尚未崩坏的地方”。这段时间以来,遇到一些事,加上以前遇到过的,开始有了这段感悟,算不上是人生真谛,至少可以敦促自己在未来的路上做得更好吧。

六月的雨比零八年那场雪来得还猛一些,全国各地纷纷出现“百年难得一遇”的海景,我也因为杭州的“海景”暂时中断了跑步的计划。真的不是我三分钟热度,你想想,连我跑步的河岸都被水淹了,难道还要让我变跑步为三千米游泳么?除此之外,六月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建党伟业》上映了。我,提早早地买好了首映票,兴冲冲地跑去了电影院,饥饿饿地购买了爆米花,然后,安静静地靠在了座位上,准备亲眼目睹这部天朝史上演员阵容最豪华且没有之一的大片。剧情都是发生过的,我也不打算复述,因为剧情和中学历史故事课本上的大致吻合。但除了吻合,本片还是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我就暂且择取观片时发在校内网上的状态来写写吧:

当年太反动,此图片不适合展示

回首六月,拿得上台面,值得说起的,除了电影,应该就是赛车椅的事了。是的,我终于买梦寐以求的赛车椅买回来了,只不过没想到请回来的代价有如此之大,远超过我当初的预算。110斤的大箱子,光是组装起来就花了好几个小时。赛车椅,加上亚克力桌板,加上长臂台灯,加上按摩坐垫,再加上头枕,个人驾驶舱就这么搭建好了。至于方向盘,还是先拿这个天驹EX凑合着用吧。

六月事不多,就此两件。至于七月,虽然才过两旬,但还值得讲讲。

首先,我恢复了跑步!在七月这么火热的天气,再猛的雨,再大的海,也必须得晒干了!这对于说我进行跑步事业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来说,绝对是个反击。

其次,我看书居然做笔记了!这几年来,我提笔写字的次数真是屈指可数。借来一本《Effective C++》,不紧不慢的看着,工作以来,不是用Ruby,就是在用Erlang,用C++的时间还真不算多,得补习了。其它书也在慢慢看,不过进度有点落后。总的来说,我还是相信我的执行力,应该能把年初定下的看书指标给完成了。

再次,我娘亲,带着她娘亲和她妹妹来杭州旅游了。在我印象中,她就基本没有出过湖南省,更别说千里迢迢来到杭州了。我请了三天假,加上周末两天,陪她们把杭州大致游了下。深有感触!原来即便是到了我娘亲这般年纪的女人,在逛街这项技能上也依然宝刀未老。但在游览上,明显就不着调了,走走停停的,整个西湖,大半天下来,才走完了北面的白堤,顺便再加个杭州花圃。

再再次,本周一,我再次接待了一位来自家乡的同学。在杭州三年多来,一直有人说要来杭州找我玩,谁知道我认为最没可能的某宅女,却是我第一个亲眼见到来杭州玩的同学。虽然只是跟团,虽然只在杭州停留一天。晚上用了几个小时,带她和她的驴友们再次走了西湖。据她们导游说:西湖,日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雪湖不如夜湖。好吧,我承认“夜壶”是比较好看的。当然,夜湖还得配佳人,我很荣幸能把您三位的岳阳风情与夜湖魅力留在了我的HS11上。

最后,我想说:今晚去跑步了,原计划的路程,就跑了五分之三,剩下的路程就走回来了。我很羞愧,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起今晚被我煮得半熟的俩鸡蛋和那杯牛奶。

有缘千里来相会,婺源去看油菜花。

本来去年就可以去婺源的,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今年计划去时,去年那些去过的人纷纷建议:“不要去,你会失望的”。

旅行,在乎的是心境和随行的人,真正的景色,占的比重可能没那么大。于是在没有心境和随行的人的恶劣情况下,我毅然在游侠客上报名,选择了去那片让他们失望的油菜花地。

一大早出门忘带钱包,打的跑三个来回的糗事暂且不表,光是那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就把我坐得心神不宁了。

出行那天,杭州是在下着毛毛雨的,在大巴开到安徽黄山后,沿着车窗往外望去,似乎有些阳光了。我不由得大喜,暗自钦佩自己的人品,出行之处,天气必由坏变好。可当到达婺源清华镇进行午餐时,才发现其实我不可能一直保持好人品,天公还是不做美地飘着细雨,让人对尚在期待之中的油菜花地少了些盼头,既而又想,烟雨朦胧的画面,其实也别有番风情。

午餐后的首个目的地是花田乡,实际在地图上没有这个名字,与之最近的地名叫“外诗春”(为啥不是外思春?。。。)。领队说那是一片未开发的油菜地,除了当地居民,基本上人迹罕至。我们下车后,醒悟了,确实如此,有谁会这么神经病的在下雨天跑来花仅开三成的油菜地呢?经过当地民居时,她们窃窃私语间的贱笑,让人很自然地意识到自己做为正常人的形象在妇女们的谈笑间顿时灰飞烟灭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下雨;如果油菜花开全了,外思春确实还值得一去,至少是在婺源。

在意识到雨天的外诗春已经没什么看头后,又乘大巴去了洪村。洪村是个长寿村,至少有多长寿,我忘了。当地导游带着我们转完这个小村子后,我又醒悟了,这是个比外诗春更不值得来的地方。一群老爷爷老奶奶坐在家门前,挨个接受游客们的瞻仰,这真的不好玩。倒是里面的古典徽派建筑群,看起来还有点意思。

晚上是去晓起村吃饭以及住宿的,因为这儿离第二天的目的地——江岭很近,并且也方便返回杭州。我当天确实有够倒霉的,在两块手机电池都告危的情况下,晓起居然停电了!停电就意味着,意味着我们只能点蜡烛打牌了,哈哈哈。从8点半打到10点半,有人撑不住,我只好悻悻的回房间了。由于停电,房间的电热水器也没能存下热水,用冷水随便冲了下脚,心怀怨念地躺下了。

江岭有个很著名的景点——梯田油菜花地。群山环绕着村庄,像两只大手,把孩子抱在怀中,而这些孩子们则在大手的皱纹上,种出了一片闻名全国的美景。与杭州不同的是,这里只要是号称为景点,就必有几个带着袖章,挂着胸牌的农民般模样的“保安”,并且都是要收费的。江岭的油菜花地,是没有大门的,几个收费的保安站在一个小山坡上,这里就是入口,游客需要凭门票才能进去。它的技术还蛮先进,门票和指纹绑定,进去只时在指纹机上按一下即可。在盘旋完梯田后,我感触良深,如果在一个景色非美好的地方,至少也得有个美好的人陪伴,那样才不至于失落太多。但为了不失落更多,还是举起HS11,四处装模做样的用EVF取景,咔嚓。

返程的时间比去时少了1小时,这点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此次婺源之行,印象最深的还是线条优美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们朦胧的烟雾中若隐若现,这比半绿半黄的油菜花地有看头多了。

附上此次旅行的照片和游玩路线:

Picasa Web相册:https://picasaweb.google.com/108795284939981934432/TUkky

Google Maps地图:http://goo.gl/maps/RDrr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我说过今年要读一本诗集,想来想去,又想到了我上次读到的那首诗《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名为上次,其实已经过了三年了。说来还是在官人买的读者上无意看到的,但由于很喜欢,所以印象很深刻。

于是打定主意,今年的诗集就选定王海桑了。

但这首诗太著名了,以至于搜索王海桑,结果基本上都是关于这首诗的,并且这才发现刊登在《读者》上的这首诗只是节选部分,原诗可是有足足24小节!

找了老半天,找到一个最相近的结果是《读库》的一篇日志,里面有提到王海桑,以及他的诗集出版的来龙去脉,并提供了联想网盘的下载地址,包含诗集和朗诵音频,可是因为年久失修,下载地址都失效了。

第二天晚上,终于在某一论坛上获得诗集PDF的下载地址,既而又灵感闪现,在tudou搜到整个诗集的音频,于是速度用iTudou拖下来了(有工具的话,就不用亲自inspect了:P)。

本着分享的精神,如果有同样喜欢海桑的朋友,在此送上下载地址。

自己空间怕盗链占VPS资源,还是放115网盘:《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如果115失效了,就直接邮件联系我吧。

bye,24.

刚好是个做年终总结的时候,顺便告别“本命年”,站到下一个轮回口子上。

2010年过得很平淡。假设人生是一条抛物线,那么我这条线的开口是朝上的。如果我总共就能活2个24,那么随着2010年的远去,意味着我人生最平淡的时刻就跟我说再见了;如果能有3个或者更乐观一点,3+个24,那么从图像上看来,更悲剧的事情还在挥手准备迎接我的到来。

流水账似的总结,不想再写了。不切实际的展望,也不谈了。目标定高了,生活有压力,没有目标,生活没动力。

在价值观畸形的年代,既然不能提高经济境界,那只好独善其身,提升下思想境界吧。

  • 社科类书籍,至少读3本。
  • 经济学书籍,至少读2本。
  • 诗歌,1本吧。
  • 科幻,刘慈欣全集得看完。
  • 专业书籍,把买回来的先看完。

书籍再排多一点,恐怕就不太靠谱了。

身体方面,需要继续保持锻炼,同时提高业余爱好

  • 天睛就去爬山,呼吸室外空气。
  • 带上相机,练习摄影技术。
  • 每周打一次羽毛球,保持身体机能。
  • 哑铃嘛,等到天气回暖时练习吧,肌肉还是需要加强的。
  • 2011年,必须要有一次远门旅游,即使是辞职,也必须要有!!!

至于关心的其它方面,那就只剩一件事了,求偶。

可是这光靠一已之力是搞不定的,所以只能看天气了。

希望好运吧,如果在11年把这些事都搞定。

good bye,  24; hello, 25!

檀头山岛游记

哎,今天是来杭州后值得记念的日子,比本周日更重要,可惜哇,搞砸了。

自10月份以来,只更新过一篇日志,甚是愧对vps和孜孜不倦往我blog spam的机器人。

争取在过年前,把今年落下的日志都给补上。

早就计划着去一趟海边,身为在长江边上长大的人儿,见过最多的水,也就是在长江里了。

终于趁着十一假期,去体验一下荒岛上别样的生活,顺便结束在温州半年的悲剧生活。

该路线是在杭州游侠客上找到的,提前在支付所有旅途必需费用后,我和一群朋友在10月1号凌晨从文三路伟星大厦出发了。

嗯,今天思绪有点过头,不宜多写文字,还是直接上图算了。点击可看大图。

后记:那天的天气很给力,天气预报不看好檀头山,但是老天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电视上真的只剩时间是准的了。

早上去的时候还灰蒙蒙的,一进象山,马上就出太阳了。让我不停的感叹,泳具没有白拿,长焦没有白拿。哈哈哈。

带人像尤其是泳装照,是万万不能出现在这里的,所以暂放些风景,以兹纪念。

健康生活从今天开始

把标题取好后,我突然想起:我的生活,什么时候健康过?

自我记事开始,健康的生活就是吃完酱油拌饭,然后就去玩泥巴。酱油拌饭,在当时是多么的香甜啊,可是如今看来,自然不能是健康生活。

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家里走读,每天最痛苦的事就是起床。不是因为被闹钟叫醒而觉得痛苦,而是因为没闹钟,幼小的心灵哪能绷紧一根弦,于是就睡过头了,等我走到学校后,同学们的早读都快结束了,然后被老师命令在门口罚站。这在现在看来,也算不得健康。

到了大学,那个自由啊。记得我原来回答过一个问题:“你早上吃早饭么?”,答曰:“只有大学生才不吃早饭”。这就是大学四年日子的写照。在大一的那段岁月,那是相当地早睡晚起(早上6点睡,下午2点起,是的,通宵。),作息基本紊乱,生活规律基本失调。如果这也算健康,那。。。

工作之后,关乎到收入的事情,作息不得不规定一点,饮食不得不端正一点;早起基本上固定了,踩着点上班,而早睡,那是完全没影的事。健康,似乎没想起过。

在温州工作了半年,成天就是上班,下班,睡觉,好不容易有个周日,那也只能能来补觉了。补完觉醒来,突然就有了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那种生活真TMD累,身体上不太觉得,可是心理上感觉巨强烈。

回来杭州后,便早早地把健康生活纳入了往后的计划中。

每次回家,都会听父母长辈们说:“怎么不见长胖”、“越长越瘦”诸如此类的令人伤感的各式疑问和感叹。哥其实当年也胖过,传说哥小时候吃肥肉,那是“港港”的,一度达到“无肥肉,不成饭”的地步。只可惜,由于长大后,懂的事情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让人操心,于是乎,哥也就越来越瘦了。

本次健康生活计划包括:健身,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四大部分。想要达到的目的:增肥,增肌肉,能撑起每一件配得上哥的衣服。

简要讲讲健康生活计划的详细内容:

健身:由于附近没有健身房,不仅花费不菲,而且机动性不强,所以选择自购哑铃,在室内进行锻炼。有两点好处,其一,花费少,只需要自购哑铃;其二,随时都可以锻炼,早上起床后做几组动作,晚上回来后,又可以做几组动作,下午上班休息时间,还可以做几组(当然,公司也有哑铃),巨方便。哥不是体能牛人,只能选择像少食多餐一样的进行运动。其实去健身房的好处更多,只是我喜欢性价比高的。:)

早睡、早起:如无其它必须事情,争取在23:30上床睡觉,早上7:30起床锻炼。锻炼前,先去煮两鸡蛋,顺便泡杯牛奶,等做完几组动作,洗漱完毕,就可以开始吃早餐了。

健康饮食:我唯一拿得出手的一样菜就是煎鸡蛋。所以为了健康饮食,我不能只吃煎鸡蛋,只好在外面吃吃。这里的健康饮食,其实就是指早餐和夜宵了。早餐,现在两煮鸡蛋+一杯牛奶+一个苹果,以后可以考虑煎两荷包蛋+面包;所谓夜宵,其实也和早餐差不多,为了在晚上做完锻炼后补充下能量。号称夜宵而已,仅仅是。

合理运动:每天都要玩这么多次哑铃,对于我这状态的人,想想挺可怕的。花了若干大洋购入的神器(Victor Brave Sword 169)不能就这样尘封,于是每周还得计划打两次羽毛球,发展下业余体育爱好。

以上,便是自我总结出来的山寨健康生活的概念。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好则继续之,差则改之。

2010年10月19日早上正式开始这个计划,只是已经过了0点了,我该睡了。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