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做了,还想再做一次(一)。

三月中旬特地请了两周的假期,出门转了几个地方。这回来一晃都个把月了,心里总惦记着这补日志的事。其实旅游什么的,是最好写在日志上的了。按时间顺序摆一摆,贴几张照片,附几句解说,再来个总结,一篇游记就算是写好了。

第一站:西安。西安对杭州而言,应该算是远门了吧(在全国范围内)。这算是弥补了去年未完成的年度计划之一。在飞机上看西安的时候,就对西安没什么感觉。因为天气不好,云太厚,雾太大,压根看不到。从咸阳坐大巴到市区的路上,还暂时看不到阳春三月的景象。要么是一片片黄土,要么就是还没吐出嫩叶的树枝,哦,还有各种被灰尘附着的建筑物。到了市区后,从人口数量上比,和杭州没啥区别。可是从着装上比,夸张点说就像是16级灰度和32位真彩色的差别。对此我只能说,勤劳的古都人们太务实了。

到西安后,第一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其次是吃。住的价格与杭州再一比,再夸张点说,那就像抄文字的小明和打篮球的小明的差别了。其实我还没有富裕到觉得抄文字的小明价位很低的那种程度,瞎侃呗。

说到吃啊,那真是太合我意了。不管是正餐、还是快餐,或者火锅,亦或烧烤、还有肉夹馍,都让我流连忘返,顾此失彼。在西安,要是只说肉夹馍,那就太掉份了,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只能说是夹馍,因为既然是馍,就可以夹很多玩意啊,谁说非得是肉了?西安外国语学院正门前的那家里脊夹馍就相当好吃。我在旁边的速7买丝袜奶茶时,看着几个小学生在摊前流着哈喇子朝着老板娘挥舞着脸色发绿的毛太公,我的心里开始发痒了,可是我在买到奶茶后,毅然扭头就走了。为啥?因为我要去师大对面吃鱼酷了,“高档餐厅”恐怕会嫌弃吃里脊夹馍的人吧?所以我只好在后来去师大学生食堂的路上顺手买了他家的馍。一个馍下肚,饿得发昏的人顿时就清醒了,连davidx请的那餐李记搅团是什么滋味,我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那丝滑般的入嘴口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啊。走在西安的路上,看着满街的小吃,再想想杭州,得出这么个结论:服装店之于杭州正如小吃店之于西安。服装带来的附加值对我而言,是不如可口的小吃让人心满意足的。

俗话说得好啊,饱暖思那个啥。吃饱之后,该出去玩了。某90后同学说想去城墙上骑单车,结果在双人车后座上被吓得哇哇大叫。到西安去玩的人,都会被推荐到一个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说实话,去之前,我还都觉得去了是给这些给我建议的人的面子,去了之后才知道,是他们给我面子,才推荐我去陕博。先不说往远古人那头说了,光是秦、汉、隋唐这几个在中国历史上霸占了好些年,并且说出去都是中国面子的朝代,就能让人大开眼界,大长见识。秦代的兵马俑是见多不怪了,汉朝的丝绸之路,各种出土的小泥人儿,小家什儿的,那真是没完没了,唐朝的皇城布局之工整,真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拿现代西安城建来对比了,这次对比拿啥来做比喻呢?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是天真的是圆的,那么长安城就真是方的。让我不解的是,西安方面怎会好意思拿现代的城市地区图与唐代的长安地区图做对比,并且还是半透明的覆盖对比,我再小小地对现代西安吐个槽。还有一众唐三彩的盆盆罐罐以及仕女像,特别是仕女像,让90后同学发自内心的羡慕啊。总而言之,唐代那里的宣传片让人看得真是心潮澎湃,如有波涛汹涌啊,真让人有一种想穿越回去的冲动。我就不解了,最近国内的穿越剧怎么净往雍正那窜,大唐多美好啊,还是正统的汉人天下,穿过去当个武则天啥的,总比争着给人家当妃子要强吧?

参观完陕博,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继续参观了大唐芙蓉园。看了场据说是全亚洲最大的3D水幕电影《孙悟空大战007》(真名我忘了,胡诌一个)。电影看完也没啥感觉,到是那紫云阁,让我真的有种在玩仙剑,突然来到了蜀山的感觉(我知道,仙剑的时间和地点都与唐朝无关),唐朝建筑真的很霸气,不是张扬,是让人敬畏的霸气。虽然不能亲返唐朝,但身为李姓人,我总算是没有太遗憾。

在西安住了一周,总体感觉是:其貌不扬,但很内涵,很有味道,像我。特别是翠华路上的赵家烤肉坊

组图: 继续阅读“有些事情做了,还想再做一次(一)。”

有缘千里来相会,婺源去看油菜花。

本来去年就可以去婺源的,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今年计划去时,去年那些去过的人纷纷建议:“不要去,你会失望的”。

旅行,在乎的是心境和随行的人,真正的景色,占的比重可能没那么大。于是在没有心境和随行的人的恶劣情况下,我毅然在游侠客上报名,选择了去那片让他们失望的油菜花地。

一大早出门忘带钱包,打的跑三个来回的糗事暂且不表,光是那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就把我坐得心神不宁了。

出行那天,杭州是在下着毛毛雨的,在大巴开到安徽黄山后,沿着车窗往外望去,似乎有些阳光了。我不由得大喜,暗自钦佩自己的人品,出行之处,天气必由坏变好。可当到达婺源清华镇进行午餐时,才发现其实我不可能一直保持好人品,天公还是不做美地飘着细雨,让人对尚在期待之中的油菜花地少了些盼头,既而又想,烟雨朦胧的画面,其实也别有番风情。

午餐后的首个目的地是花田乡,实际在地图上没有这个名字,与之最近的地名叫“外诗春”(为啥不是外思春?。。。)。领队说那是一片未开发的油菜地,除了当地居民,基本上人迹罕至。我们下车后,醒悟了,确实如此,有谁会这么神经病的在下雨天跑来花仅开三成的油菜地呢?经过当地民居时,她们窃窃私语间的贱笑,让人很自然地意识到自己做为正常人的形象在妇女们的谈笑间顿时灰飞烟灭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下雨;如果油菜花开全了,外思春确实还值得一去,至少是在婺源。

在意识到雨天的外诗春已经没什么看头后,又乘大巴去了洪村。洪村是个长寿村,至少有多长寿,我忘了。当地导游带着我们转完这个小村子后,我又醒悟了,这是个比外诗春更不值得来的地方。一群老爷爷老奶奶坐在家门前,挨个接受游客们的瞻仰,这真的不好玩。倒是里面的古典徽派建筑群,看起来还有点意思。

晚上是去晓起村吃饭以及住宿的,因为这儿离第二天的目的地——江岭很近,并且也方便返回杭州。我当天确实有够倒霉的,在两块手机电池都告危的情况下,晓起居然停电了!停电就意味着,意味着我们只能点蜡烛打牌了,哈哈哈。从8点半打到10点半,有人撑不住,我只好悻悻的回房间了。由于停电,房间的电热水器也没能存下热水,用冷水随便冲了下脚,心怀怨念地躺下了。

江岭有个很著名的景点——梯田油菜花地。群山环绕着村庄,像两只大手,把孩子抱在怀中,而这些孩子们则在大手的皱纹上,种出了一片闻名全国的美景。与杭州不同的是,这里只要是号称为景点,就必有几个带着袖章,挂着胸牌的农民般模样的“保安”,并且都是要收费的。江岭的油菜花地,是没有大门的,几个收费的保安站在一个小山坡上,这里就是入口,游客需要凭门票才能进去。它的技术还蛮先进,门票和指纹绑定,进去只时在指纹机上按一下即可。在盘旋完梯田后,我感触良深,如果在一个景色非美好的地方,至少也得有个美好的人陪伴,那样才不至于失落太多。但为了不失落更多,还是举起HS11,四处装模做样的用EVF取景,咔嚓。

返程的时间比去时少了1小时,这点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此次婺源之行,印象最深的还是线条优美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们朦胧的烟雾中若隐若现,这比半绿半黄的油菜花地有看头多了。

附上此次旅行的照片和游玩路线:

Picasa Web相册:https://picasaweb.google.com/108795284939981934432/TUkky

Google Maps地图:http://goo.gl/maps/RDrr

檀头山岛游记

哎,今天是来杭州后值得记念的日子,比本周日更重要,可惜哇,搞砸了。

自10月份以来,只更新过一篇日志,甚是愧对vps和孜孜不倦往我blog spam的机器人。

争取在过年前,把今年落下的日志都给补上。

早就计划着去一趟海边,身为在长江边上长大的人儿,见过最多的水,也就是在长江里了。

终于趁着十一假期,去体验一下荒岛上别样的生活,顺便结束在温州半年的悲剧生活。

该路线是在杭州游侠客上找到的,提前在支付所有旅途必需费用后,我和一群朋友在10月1号凌晨从文三路伟星大厦出发了。

嗯,今天思绪有点过头,不宜多写文字,还是直接上图算了。点击可看大图。

后记:那天的天气很给力,天气预报不看好檀头山,但是老天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电视上真的只剩时间是准的了。

早上去的时候还灰蒙蒙的,一进象山,马上就出太阳了。让我不停的感叹,泳具没有白拿,长焦没有白拿。哈哈哈。

带人像尤其是泳装照,是万万不能出现在这里的,所以暂放些风景,以兹纪念。